分享

微博
Qzone
微信

老中青三代教育工作者见证开平教育变迁: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江门台 2024年10月11日

教育是国之大计。75年来,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一支粉笔到现代化的教育装备,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用青春和热血,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了贡献。今天,我们通过对话老中青三代教育工作者,来听听他们口中的开平教育故事。

开平市苍江中学退休教师 李贤轩:我是开平市苍江中学的退休教师,我与祖国同年生、一起长,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

今年75岁的李贤轩,从1969年成为一名教师至退休,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四十余年。他亲历了教育发展变迁,见证了开平教育的巨大变化。看到如今明亮干净的教室、舒适结实的课桌椅、信息化的教具设备,李贤轩十分感概。

开平市苍江中学退休教师 李贤轩:我记得刚到苍江中学工作时,教室的地面是凹凸不平的,黑板都是木板做的,校道是泥土铺的路。

十几年的时间里,苍江中学的校园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教学工具更是实现了从粉笔黑板向智能化的飞跃。集电脑、板书、网络一体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让老师们上课更得心应手,学生也沉浸于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中。

“40后”教师李贤轩目睹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翻天覆地的改变,而“80后”教师陈水连则是亲历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的飞速提升。

开平市第一中学教师 陈水连:我是2004年毕业参加工作,一直在开平一中任教,到现在已经有20年时间了。我们原来的教学方式相对没那么多样,现在我们也与时俱进,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在开展情景化教学的基础上,采用了体验式、探究式、项目式等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都动起来,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开平市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被更加灵活的探究式、互动式学习所取代,塑造了教育模式新生态。“80后”教师在校园环境和教学方式的“迭代升级”中成为教坛中坚,“90后”教师也逐渐在教育舞台上崭露头角。他们成长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环境中,带来了新鲜的理念和活力的教学方式。

开平市风采实验学校教师 邝咏仪:我们小时候是教师讲、学生听,现在是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