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
Qzone
微信

开平:世遗风韵赋能文旅融合 打造“文旅兴市”新样板

江门台 2024年10月13日

邑美侨乡,世遗风韵。近年来,开平文旅产业发展按下“快捷”键,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战略部署的提出,一批批自带流量的文旅项目相继落地,让开平这座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文化IP的城市,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与发展机遇,掀起了“文旅兴市”的新高潮。

开平台记者 李金剑: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为推进文旅事业长足发展,开平市“硬核举措”不断,积极盘点文化家底,探索文旅融合之道,致力以创新引领、服务加持,为开平文旅事业打下蓬勃发展的坚实根基,形成了优势叠加的良好局面。

关福祯是地道的开平赤坎人,今年75岁的他,在退休后与伙伴们一起组了个专注玩广东音乐、唱开平民歌的乐队,每逢节假日便会到开平各大景区开展“巡演”。在他看来,如今的赤坎华侨古镇,经过活化升级后,俨然成为了开平文旅的新地标。

音乐爱好者 关福祯:以前这片空地是靠近赤坎古镇的,后来为了适应形势发展文旅产业,扩大了周围的楼房来做宿舍、做旅店,让游客一进来就能感受到赤坎古镇的骑楼魅力。现在改造了之后,我经常都会带朋友过来,我作为土生土长的赤坎人,每到一处都可以向朋友介绍以前这里(是怎样的),现在变成这么漂亮了。

展示文化、传播文化、发展文化是旅游发展的最大原动力。致力本土文化宣传工作数十年的关福祯认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而开平着力融合世遗风韵,打响“侨”文化品牌,赋能文旅发展的举措,大大增强了他宣传的底气。

音乐爱好者 关福祯:碉楼是我们华侨文化的一部分,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开平市的旅游业就兴旺起来了,并且带动了饮食、酒店住宿等各行业都兴旺起来,现在人们的收入也越来越好了。再加上现在赤坎古镇的建设开放,我们的底气就更足了。

除了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赤坎华侨古镇这两大“引擎”马力十足,开平市还坚持以文化IP引领,赋能品牌价值提升,以项目招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激发市场澎湃动能,深入推进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

近年来,开平农文旅领域成绩喜人。开平市被列入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省级试点单位,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和利用示范区;开平邑美侨路示范路、沈海高速梁金山服务区入选省“交旅融合发展”十佳案例名单。赤坎镇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塘口镇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创先级);行政区品牌“开平优品”矩阵不断拓展,品牌效应不断扩大。

开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 局长 谭意军:赤坎华侨古镇、江澳塘口青年文创基地、先锋天下粮仓书店等一批批文旅项目正式落地,一幅幅农文旅融合的“施工图”正在变成“实景图”,成为了文化赋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样板,带动全市游客量和旅游收入节节攀升。

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新起点,开平将紧抓“大桥经济”“黄金内湾”等重要历史发展机遇,立足资源禀赋,强化顶层规划,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胜势,不断塑强开平文旅品牌,奋力谱写新征程上,开平“文旅兴市”的崭新篇章。开平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