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
Qzone
微信

新会:南洋船舶实现首季“开门红”

新会电视台 2025年03月28日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新会大地处处生机勃发,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滚滚热潮。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洋船舶”)抢抓全球航运市场回暖契机,全面吹响奋战一季度、夺取开门红的冲锋号,交出了造船业优异的成绩单:一季度成功交付9艘新船,创下14亿元产值,同比增长超40%。

焊花飞溅勾勒智造图景,万吨巨轮奏响春日序曲。在银洲湖开阔的岸线上,南洋船舶的厂区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焊接钢板,焊花飞溅。船坞上,船体拼装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码头边,首季又一新作——40,500DWT小灵便散货船鸣笛起航,即将出境驶向土耳其;相邻泊位上,两艘新造船舶正准备试航,计划4月份交付给船东。“目前,我们同时在建的船舶超过20艘,平均每艘船的建造周期是7个多月。”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朱继雷透露,南洋船舶当前手持订单量较为饱满,生产计划已排到2028年。今年预计交付30艘新船,产值将突破6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

南洋船舶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的民营船舶制造企业,专注于十万载重吨以下散货船的研制。统计数据显示,从2021年至2024年,南洋船舶的产值从7.8亿元增长至50.6亿元,出口额从8400万美元增加至6.7亿美元。短短三四年间,就实现了生产效率与产能的四倍提升。如今,在小灵便散货船细分领域中,南洋船舶位居全球造船厂首位。

南洋船舶近年来强劲的发展势头,不仅得益于航运市场的大周期机遇,更离不开其自身主动求变的“变革”精神。

南洋船舶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开展科研技术攻关,推动产品迭代升级,稳固并拓展国际市场。经过五轮迭代,目前公司的主打产品——40,500DWT敞口型节能环保散货船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24年,该船型在小灵便型细分领域的交付量全球占有率高达20.7%,成为国际标准船型之一,被国际市场称为“南洋型”船。

在深耕细分市场、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南洋船舶还大力推进智能制造转型。通过积极引进预处理线、激光切割机、型材自动切割机、焊接机器人、自助喷码机等一系列先进设备,实施全方位的技术升级改造,不断提升企业的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为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在智能生产管理方面,公司创新性地将生产情况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实现了对生产现场设备和人员的智能化识别、精准定位和高效管理,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这几年,公司积极探索开发新工艺、新设备,技改投入累计超4亿元。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加大技改力度,积极开拓市场。”朱继雷表示。

2025年新会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向海图强,大力发展海洋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海工装备产业园,支持南洋船舶、江门航通增资扩产,鼓励威立雅、海星游艇等企业发展壮大,实现海工装备产业规上产值80亿元,增长10%。

作为新会重点造船企业,南洋船舶将锚定发展目标,持续加大基础投入,稳步扩大产能,重点针对基础设施的短板进行优化,全力推进广东南洋重工有限公司海工装备制造基地扩建项目,力求实现年产能从100万载重吨到159万载重吨的重大跨越。此外,随着10条64,500DWT新船型订单的加入,将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强劲的动力。


(记者:罗英花、陈瑞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