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
Qzone
微信

实施升级版“三个千亿投资计划”,江门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南方+ 2020年10月17日

10月16日,江门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召开。报告提出,江门将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工作部署,奋发有为、开拓创新,深化推进“三区并进”,扎实做好“双统筹”、奋力夺取“双胜利”,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江门应有的贡献。

接下来,江门将坚持一张施工图绘到底、干到底,全力优产业、壮规模、强平台、扩投资,加快培育千亿产业,建设千亿强区,打造千亿国资平台,实施升级版“三个千亿投资计划”,在新时代新起点上不断开创江门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沿海经济带开放高地、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窗口、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城市。

江门将建设总人口600万至700万的沿江滨海大城市。图为该市主城区。杨兴乐 摄

都市核心区▶▷

建设市区人口300万的沿海滨江大城市

都市核心区是引领带动江门发展的主引擎,也是当前江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品质提升的主战场。全会提出,江门将紧紧围绕“优产、拓城、聚人、创新”,以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为主攻点,做大做强滨江新区、高新产业新城、枢纽新城、珠西物流中心以及台山工业新城、开平翠山湖科技产业园等城市功能平台,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关键。为此,江门将增强现代产业支撑力,加快把大健康、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培育成超千亿产业,巩固提升传统特色产业,打造“5+N”协同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同时,推动新会产业转移工业园、鹤山产业转移工业园等园区扩容提质,实施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并在江门大道沿线、滨江新区北片区至鹤山交界处谋划建设万亩战略新兴产业园区。

中心城区首位度将进一步提升。蓬江、新会将引进建设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引领性产业项目,打造千亿GDP强区。高新区将强化与新会睦洲、三江资源协同,联动枢纽新城,提升承载力和竞争力,力争到2022年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将推进48个、总投资超600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口。接下来,江门将深化“零门槛”落户户籍制度改革,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吸引更多外来人口和高端人才落户江门,建设市区人口300万、总人口600万—700万的沿江滨海大城市。

科技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此,江门将主动融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推动数字光芯片联合实验室加快建设、再生医学大动物实验研究基地年底建成,加快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大广海湾区▶▷

推动(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区上升为国家级平台

大广海湾区发展空间广阔,优势明显,是城市未来发展和重大产业布局的大平台。全会提出,江门接下来将聚焦建设“一极点两片区”,增强大广海湾区蓝色发展动力。具体而言,该市将面向全国、服务港澳,突出海陆统筹、港产联动,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向海发展、蓝色崛起。

其中,“一极点”是指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新极点。江门将以打造大湾区创新走廊重要产业承载区、高水平区域协同发展新样板为目标,加快完成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规划编制。同时,利用集聚发展区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20年重大事项的有利契机,加强与珠海、中山沟通,创新紧密协作机制,共同推动集聚发展区上升为国家级平台。

“两片区”则包括银湖湾片区和广海湾片区。接下来,江门将加快银湖湾片区开发,组建市级综合开发运营平台,设立扶持资金,推动银湖湾片区建设提速。同时,充分利用广深港澳资源优势,加快建设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推进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扩园增效,推动华立学院、新澳重大技术装备、芳源新材料、碧海银湖等项目建设,努力打造滨海绿色智慧新城。

在广海湾片区方面,江门将探索开发合作新模式,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广海湾片区开发。同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形成“一核两带三区”产业布局,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工装备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百里观海长廊等高端滨海旅游项目建设,持续推动川岛“海丝申遗”工作,打响江门滨海旅游品牌。

此外,江门还将积极推动LNG接收站、台山核电二期等重大项目尽快落地,争取重大石化产业项目落户,加快推进黄茅海跨海通道、广海湾深水港等临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沿海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生态发展区▶▷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

生态发展区是全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全会提出,江门要按照“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原则,切实提高生态安全保障和绿色发展能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做大“绿色+”产业,是江门激活生态发展区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抓手。该市将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加快区域内现有产业和园区低碳化改造,重点发展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水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省级优势产区产业园、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大湾区农产品交易流通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台山鳗鱼、开平马冈鹅、江门大米、江门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

做美“绿色+”农村,同样是江门建设生态发展区的关键环节。为此,该市将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加快补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短板,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同时,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深入推进省级示范县镇村创建工作,打造100个美丽乡村示范片。

结合自身的生态资源禀赋,江门还将做强“绿色+”旅游。具体而言,该市将实施“醉美江门100村”乡村旅游建设工程,连片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加快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建设,深化国家级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积极推动侨乡文化遗产游径精华示范段建设。

此外,江门还将加强与港澳旅游产业联动,打响康养旅游品牌;加快赤坎古镇、古劳水乡等项目建设,擦亮台山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开平“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恩平“中国避寒宜居地”名片,打造千亿级文旅产业。

奋力夺取“双胜利”

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形势,江门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全市连续33周维持“低风险地区”,经济复苏步伐加快,主要经济指标降幅逐季、逐月收窄,二三季度明显好于一季度。

全会提出,越是态势向好的关键时刻,越要坚定信心、持续巩固,越要响鼓重锤、弦满弓张,以非常之举攻坚克难,以决胜之势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起总攻。接下来,该市将坚决把疫情防控战果巩固好发展好,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落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同时,织密扎牢联防联控这张网,全面落实粤港澳联防联控措施,精准有效守好外防输入关口;打好秋冬季疫情防控这场仗,夯实社区防控阵地,坚决防止疫情反弹。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江门将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深化创新链产业链协同方面,该市将深入开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集群强链、创新强核等八大行动;在打造消费“新引擎”方面,该市将打响“中国侨都诗邑江门”旅游品牌,举办“6省联动游江门”、“食在五邑”美食节、国际车展等活动,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在对外开放方面,该市将全面落实省、市“外资十条”,吸引重大外资项目落户,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等市场。

江门还将全力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质量成色。目前,该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取得决定性进展。接下来,江门将接续用力,在筑牢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办群众满意的教育体育事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江门”等方面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