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
Qzone
微信

《牢记嘱托再出发》央视聚焦五邑银信 记录珍贵资料背后的华侨故事

江门台 2020年11月20日

为了追忆华侨先贤艰苦创业并回馈桑梓故乡的历史记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摄制组从本月18日起走进江门,围绕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开展纪录片《跨越山海的家书》的专题制作,并在今天完成对江门部分的内容拍摄。

最近3天里,摄制组先后到开平赤坎镇司徒美堂故居、塘口镇自力村碉楼群,以及台山市银信纪念公园、银信博物馆和海口埠码头旧址等地进行实景拍摄。今天上午在我市的最后一站,摄制组来到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并对我市华侨文化专家学者、银信收藏家等进行了采访。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保护好“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侨批”在五邑地区又被称作“银信”。为此,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领导下,市委宣传部大力推动五邑银信的保护活化,进一步挖掘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丰富江门侨乡文化内涵。

这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拍摄的纪录片《跨越山海的家书》将通过对侨批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故事,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向观众展示守信重义、爱国爱乡的华侨精神。该片制作完成后,将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录》栏目向全球播出。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刘进:《国家记忆》是央视很知名一档节目,通过这样的平台和节目,把五邑银信、五邑华侨的精神转播到五湖四海,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拍摄期间,受访者们拿出了大量珍贵的藏品,与摄制组逐一讲述五邑银信背后的故事。

五邑银信收藏家 罗达全:央视这次到江门拍摄无论是对五邑地区侨乡文化的推广还是对于侨批研究者来说,都很振奋。结合我们手上的侨批银信,把中国的故事、华侨故事,作为代表江门的重要名片,推广出去。也让海外的侨二代、三代和老华侨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

侨批档案于2013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据统计,目前约有15万份侨批入选侨批申遗文本,其中江门就有约4万份。这些侨批中,最早一份来自光绪九年(1883年),是出自五邑地区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