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
Qzone
微信

辨别毒蘑菇方法误区多 野生蘑菇不要采

江门台 2021年04月08日

江门今年在3月底就已经提前入夏了,随着气温升高,雨季来临,野生毒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容易引发误食野生毒蘑菇的中毒事故。如何避免这个风险?听听疾控专家怎么说:

毒蘑菇又叫毒蕈,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毒蘑菇种类达40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对人有致命危险的有40多种。一场雨后,绿化带或野外就会长出很多野生蘑菇,有市民可能会觉得野生蘑菇味道鲜美而采摘食用。江门市疾控中心食品安全和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主管医师余德伟表示,不少人“凭经验”采摘的以为没有毒的蘑菇,实际上是毒蘑菇,人们在辨别时往往会陷入以下误区:

误区一: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 不鲜艳的无毒

有些色彩不鲜艳、色彩平平的野生菌可能是有剧毒的,比如裂皮鹅膏、亚稀褶黑菇、致命白毒伞等,所以不能“以貌取菇”。

误区二:生虫的蘑菇就没毒

很多毒蘑菇成熟之后都会生虫,很可能是虫子已经不怕毒了,人吃了却会中毒。比如有一种叫豹纹斑鹅膏的毒蘑菇就经常被蛞蝓取食,而人误食中毒后半小时到6小时之间就会发病。

误区三:毒蘑菇会使银器、大蒜、大米等变黑

民间流传用银针一试就知道有毒没毒,其实这种鉴别方式毫无科学依据,基本上是电视剧看多了。事实上,毒蘑菇和这些物品接触,并不会产生反应。

专家提醒,毒蘑菇的中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因此预防尤其重要,切勿掉以轻心而采食野生蘑菇。

余德伟说:“一旦误食了毒蘑菇,要赶紧催吐,并立即就医。要保留好野生蘑菇的图片或剩余的蘑菇样品,一并带到医院,这样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中毒的种类,并有针对性地实施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