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再升级 江门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江门注重提升服务港澳水平,发挥侨资源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上取得了多项突破。
在江门青创孵化基地,香港青年陈丽萍与两名港澳青年在这里成立了一家光伏研发企业。得益于近年来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的不断深化,陈丽萍在江门生活工作都获得了很大便利。
香港青年、港澳电力科技(江门)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丽萍说:“自从我们可以申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我们高铁可以网上订票不用排队,我们在医院挂号也可以在网上挂号,还可以参加社保医保,这都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另一方面,我市首创地级市政府在境外设立综合性政务服务专区,通过以“远程视频+自助服务+人工服务”的方式,让当地企业和居民“零出关”即可办理超500项省、市高频政务服务,涵盖就业创业、不动产登记、公积金办理、商事登记、税务服务、医保社保等。该服务推出两年来,香港澳门两地4个服务点已接待来访市民超过5700人次,累计审批发放港澳资企业相关补贴近1000万元,新增港澳资注册企业71家。
澳门居民杨小姐说:“我在澳门跨境通办服务专区办理了新的房产证,办完后可以直接用邮寄的方式寄回澳门,我觉得又方便又快捷。”
一方面是民生领域更加便利,另一方面金融合作也取得了突破。位于江门台山的广东天丞车轮科技有限公司每年约产出33万只轮毂“跑”向世界各地。最近,为满足生产需求,企业计划进行跨境融资,却被告知两地信用评级标准不一样,出具的信用报告无法互认。就在企业一筹莫展之际,江门市发展改革局、市金融局会同广东省信用协会、组织江港澳相关机构共同编制发布《企业信用评级标准》,打破区域壁垒,港澳银行通过参考评级标准可为江门企业授予跨境信贷额度,有效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广东天丞车轮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杨坤说:“《企业信用评级标准》的制定,有效促进了跨境金融信用互认。我们企业通过信用评级,顺利获得了境外澳门金融机构几千万的授信额度,利息低、期限长,使用也灵活,大大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
江门市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赵尔威说:“鼓励更多港澳银行采用《标准》开展跨境金融业务,为《标准》在大湾区拓展应用场景创造更好的有利条件,推动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为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江门税务部门还搭建了便利华侨华人投资税收服务中心及税收服务平台。组建了专家服务团队、法律顾问团队、外语翻译团队、青年助侨团队等,可精准、及时对接华侨华人涉税需求,为其提供办税服务指引、税费政策解读、侨税交流互动等“一站式”服务。
国家税务总局江门市税务局副局长冯国雄说:“我们将以‘一中心、一平台’‘线上线下、优势互补’的模式,推进多项税费服务举措落实落地,积极服务华侨华人回国投资兴业,帮助海内外同胞更好了解侨都税情、关注侨都建设、心系祖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