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大桥经济”机遇 江门打造广东最大海工装备产业园
深江两市召开座谈会共商海洋战略合作、江门作为广东唯一应邀参展地级市首次亮相海博会、今年1至10月江门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产值超过57亿元,增速居15条重点产业链之首……最近,一系列捷报频传,江门的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备受关注。如今,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一桥飞架,融贯湾区,江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将如何抢抓机遇、澎湃启航?
于2007年成立的江门市海星游艇制造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超级游艇制造商,谈及到该企业落户江门的理由,公司总裁方圆颇有感触,她说:“江门有很广阔的水域,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都非常方便,这里离香港、深圳、广州的集装箱码头都非常近,位置非常好。我们公司刚刚成立不久就赶上了金融危机,那个时候海外市场非常萧条,也没有中国厂家的位置。国内做大型游艇的生产厂家是非常稀少的,当时我们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打造中国第一品牌。”
在国内站稳脚跟后,海星游艇面向全球市场开始发力,创下中国自主研发设计超级游艇出口第一单历史纪录,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屡屡获奖,如今已成为中国大陆地区游艇制造商中唯一一家“艇”进全球80英尺以上游艇榜单前20强的企业。方圆介绍称:“我们有一些船型是亚太地区的最优船型,获得亚太地区最佳超级游艇制造商大奖,竞争对手很多都是欧洲非常知名的船厂。我们以短短的十几年的发展,能够进入到这个赛道跟大家一起竞争,而且获得了奖项,还是很骄傲的。”
面对国外游艇市场比较饱和的情况,海星游艇作为这个行业的翘楚,是如何做到“出圈”的呢? 方圆说道:“从一开始我们就非常注重产品的设计。例如我们有一艘在2011年设计的游艇款式,目前已经卖掉了近20艘,而且还在持续销售,当年的设计理念特别经典,不会过时。今年我们的订单有来自泰国的、迪拜的、澳洲的、美国的,可以说四处开花。”
抢抓“大桥经济”机遇 江门打造广东最大海工装备产业园
江门拥有409公里大陆海岸线和4880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珠江口八门入海,江门占了崖门、虎跳门。这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禀赋,孕育了许多像海星游艇这样的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企业。沿着台山市大江镇潭江沿岸放眼望去,一艘艘崭新的船舶停靠岸边,信和船厂内机器轰鸣、焊花飞溅,9艘船舶同时开工。今年以来,该厂已完成超过20艘的订单。作为当地建造散货船、工程船等多类船型的“全能选手”,近年来,信和船厂把目光投向了游艇行业。
台山市信和造船有限公司董事长伍育亮说:“我们此前尝试建造了一艘游艇运往马尔代夫,其性价比与性能都获得了良好的反馈,引得众多海外客户前来接洽。今年我们已接到两艘游艇订单,且正筹备再制作一艘用于船舶展览,期望借此进一步拓展客户订单业务。”
江门是全省中小型船舶制造企业主要集聚区,现有船舶与海工装备企业95家,主要分布在新会区、台山市。像省内规模最大的民营船舶制造企业南洋船舶;承建全球最大半潜驳船的江门航通;拥有全球最大机械化梳式滑道、承建省内首个入级中国船级社的大型桁架式养殖平台“台山一号”的威立雅……一大批实力强劲的龙头企业不断涌现,越来越多新型船舶、海工重器从江门驶向全球。今年6月深中通道开通以来,深江两地政府、企业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持续释放积极合作信号。如今,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打开了珠江西岸融湾的新格局,让江门站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江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正迎来更大舞台。
当前,江门正在新会银洲湖区域、台山广海湾区域谋划万亩海工装备产业园,新会区计划依托古井镇、沙堆镇、崖门镇现有产业片区,谋划总规划面积7185亩的产业园区,台山市计划在广海湾经济开发区临港经济板块,规划总面积5000亩的海工装备产业园。围绕海洋油气探采、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船、高端游艇、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领域谋“新”发展;同时借力“大桥经济”,主动融入珠三角海工装备产业发展体系,全力建设全省最大的海工装备产业园,为加快打造“海上新广东”作出更多贡献。
记者:甄晓晴
编辑:陈珊迪
二审:艾曾
三审:曾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