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
Qzone
微信

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到江门开展科普讲座

江门台 2025年04月01日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近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8位老科学家走进江门各个校园,为师生们作专题讲座。其中,中央电视台特邀军事专家傅前哨教授的《无人机的现状与发展》和中国科学院何林教授的《钱学森的故事》科普讲座,让师生们感受到科技创新的无穷魅力。

在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学术报告厅,傅前哨教授开展《无人机的现状与发展》为主题的科普讲座,通过大量的图文、视频和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无人机的定义与分类、作用与地位、技术与特点、无人作战飞机的问世、中国无人机的发展和无人机的军民融合等内容。

新会一中学生侯烨杭说:“通过讲座,我认识到无人机的技术不仅运用于军事领域,也逐渐走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的启示是,中国科技的腾飞,是每一位国人的梦想,更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攻坚克难。”

新会一中学生林颖妍说:“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关于空中机器人大赛的内容。一开始大赛都是外国人参加,直到我国开始参赛,赛事开始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智慧,我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希望将来能够多接触无人机知识,不辜负傅前哨教授在这堂课中对我们的教诲。”

而在江门市第一实验学校多媒体室,何林教授作了《钱学森的故事》主题讲座,通过有趣的例子与珍贵的视频资料,带领师生了解爱国科学家钱学森先生的一生。讲座过程中,何林教授勉励同学们: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也要注意锤炼意志品质,成就人生大业,需二者兼备。

江门一实学生谌思茹说:“让我最为感动的是,钱学森在国外取得重大成就的时候,却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国。我觉得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坚持初心。”

江门一实学生林诗凡说:“教授讲到,东风2号在第二次发射之前,在地面上发现了8毫米大小的弹簧垫圈,钱学森立刻和工作人员一起上上下下排查了一次,让我感受到航空事业需要严谨的科学精神。”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团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三级职员何林表示,老一辈科学家在求学阶段是非常困难的,国家也处于动荡之中。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他们能够学成归国,为国奉献,这种精神令人钦佩。在今天的大好环境下,学子们要好好珍惜、认真学习,为自己未来成为国之栋梁打下坚实的基础。

(记者:黄嘉颖 编辑:丁飞 二审:秦蘅 三审:范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