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青年黎正文:逐梦侨乡 搭建文旅融合双向奔赴平台
随着粤港澳大桥、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的相继开通,江门侨乡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港澳有志青年前来投资兴业,共谋发展。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澳门青年黎正文在江门开平的创业故事。
黎正文是一位80后设计师出身的创业者,六年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让他敏锐地看到湾区发展的巨大潜力,从小受父辈侨商情怀浸染的他,决定回到家乡江门“先行先试”。
澳门江门青年会监事长、广东澳月长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黎正文说:“踏进湾区开展调研、创业,这些都是先行先试的举措。”
开平塘口,近年来以“开平碉楼与村落”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资源,着力构建“世遗廊道”文旅发展轴线,通过“修旧如旧”的活化保育策略,将塘口旧墟街区、天下粮仓等特色资源串珠成链,构建起全域沉浸式文旅体验新格局。黎正文表示,正是这种创新实施的文化保育模式,让他看到塘口与澳门旧城活化经验能够形成共振效应的可能。
黎正文说:“塘口这边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模式,也有一些类似澳门旧城区的文化保育这样的历史文化旅游发展,加上在当地政府引导和协助下,推荐了塘口墟天下粮仓这个地标性的建筑,于是我们在这里开发粮语 · 艺术公社项目。”
黎正文的想法,很快得到澳门江门同乡会侨领的支持,并投资创办了广东澳月长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专注塘口镇乡村改造与文旅开发业务。2022年,经过团队对侨乡建筑肌理与文化基因的深度解码,总投资1500万元的粮语。艺术公社项目正式落地。
黎正文说:“项目包含四个不同的空间,我们现在身处的就是餐饮空间——红八餐厅,另外还有剧场空间、音乐演唱空间和户外广场空间。同时,我们也针对这四个空间对外进行招商,希望通过我们这个平台,引进更多澳门的项目和人才。”
粮语 · 艺术公社餐饮总监艾罗沙说:“最初来开平,我觉得塘口这边有点偏僻,但经过这一年半的来往接触,(我发现)开平塘口这边每逢节假日、周末都很多游客,文旅做得很不错,所以我就有信心加入粮语项目一起运作。”
如今,粮语 · 艺术公社已正式开门迎客,这座昔日承载粮食储备和加工功能的粮仓与碾米厂也蝶变成为集非遗演艺、民间艺术、跨媒体创意及休闲生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地标,为当地探索出“文化遗产活化+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实践”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也成为了澳门和开平青年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塘口居民张女士说:“这几年多了很多香港、澳门的人回来创业,现在的塘口可以说每年都不一样,日新月异,越变越好,也希望有更多人来到我们的家乡创业。”
乘着粤澳港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的机遇,黎正文表示,未来他还将带动更多港澳青年齐聚开平,通过“青年创想+在地文化”的跨界碰撞,共同探索更多两地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机遇、新可能。
黎正文说:“(我会)继续发挥双重(身份的)积极作用,透过不同的平台,持续引荐更多澳门青年来到江门这里融入国家发展,融入湾区发展,也会带动更多产业上的新活力,(促进)优势互补,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