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发病率走高且年轻化 如何科学防治?
每年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走出误区,回归科学”。痛风作为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20至40岁人群占比也在攀升。那么,市民应如何科学防治呢?
专家介绍,一般情况下,成人在正常嘌呤饮食时,男性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读作微摩尔每升),女性超过360μmol/L时,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有统计显示,每100名高尿酸血症患者当中,大约有10名患者会出现痛风。
江门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欧阳楚君告诉记者,痛风就像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一样,需要长期管理,痛风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接受生活方式干预。大家需要知道:一顿海鲜火锅可能让尿酸飙升30%,一次醉酒可能让肾脏排泄能力瘫痪12小时。长期的高嘌呤饮食就像不断往血液里撒盐,最终让关节成为尿酸结晶的“垃圾场”,日积月累就形成了痛风石。
那么,该如何有效预防痛风的发生呢?欧阳楚君建议,首先要做好饮食控制,海鲜、动物内脏、老火汤、酒、饮料等都要戒口,糖分太高的食物也会引起尿酸增高。其次是保证每天要喝2000毫升以上的水。最后是体重管理,体重如果下降,尿酸会控制得容易一些。
欧阳医生表示,在门诊中,近几年痛风合并肥胖的病例有明显增加,约占50%。痛风与肥胖一旦“联手”,不仅会加剧关节损伤,还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医生提醒,痛风治疗有“黄金时间”——发作后越早干预,关节损伤越小。
欧阳楚君提醒道:“患者要坚持吃药,不要觉得药物副作用比较大就不吃,大部分的药物副作用都是可控范围之内的,只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就没问题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人群的尿酸达标值有所不同,患者要在药师或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不要自行服用药物治疗,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记者:温文悦 编辑:丁飞 二审:艾曾 三审:汪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