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
Qzone
微信

江门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重磅发布

南方+ 2023年12月20日

12月20日,省政府网站发布《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对2023-2030年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下称“珠西都市圈”)的建设作出详细规划,并展望至2035年。

规划明确,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下称“珠西都市圈”)范围包括珠海、中山、江门、阳江四市所辖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1.3万亿元,常住人口1435.3万人。2022年珠西都市圈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约2228.9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48%。

规划把江门定位为重要增长极,在交通、产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配套、文化、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提出了具体目标和建设任务。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艾学峰接受南方+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在编制规划时注重加强广深双城联动,推动广州、深圳都市圈的全方位合作;推动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主动承接广州、深圳都市圈的辐射带动,加快构建“核+副中心”动力机制。

关键词1

三个发展轴

根据规划,珠西都市圈将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新时代高水平开放合作新高地、宜居宜业宜游的高质量发展区域。珠西都市圈以区域协调、功能互补、辐射拓展为导向,以珠海为核心,以中山、江门、阳江为增长极,构建“一核三极、两圈四轴”的都市圈总体发展格局,实现核心引领、轴带支撑、圈层拓展。

规划明确提出,江门重要增长极要发挥江门交通区位和侨乡优势,加快推进江门国家高新区、大广海湾经济区、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大型产业集聚区等建设,进一步提升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建设以铁路功能为主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窗口、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打造成为珠江口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

“两圈”是指以珠海为中心的紧密合作圈和协同发展圈。其中,紧密合作圈主要覆盖珠海、中山以及江门城区、鹤山、台山、开平、恩平等区域。重点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文化旅游等核心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和国际化水平,加强跨界地区协调合作,推动设施衔接、产业协同、空间融合、环境共保,促进产业、生态、公共服务、文化旅游等一体化发展,提升珠中江同城化发展水平。

“四轴”指“两横两纵”发展轴,其中三个发展轴涉及江门。

创新集聚发展轴向西依托珠海至肇庆高铁、广佛江珠城际等通道,串联江门城区和鹤山,促进与广佛肇之间的产业联动和功能衔接。

沿海经济发展轴依托港珠澳大桥、深珠城际(伶仃洋通道)黄茅海通道、西部沿海高速等通道,加强珠海、江门、阳江沿海港产城资源统筹与合作发展,向东承接香港、深圳外溢的城市功能和产业转移,向西辐射带动粤西发展,形成以高端城市服务滨海旅游、先进制造等功能为主的沿海经济发展轴。

中(山)江(门)阳(江)至深圳发展轴依托深中通道深茂铁路、中开高速等通道,加强中山、江门、阳江之间的联动,向东承接深圳都市圈的城市功能和产业辐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建设,向西拓展与湛茂都市圈的协作,打造中(山)江(门)阳(江)至深圳发展轴。

关键词2

交通串联广深佛

规划指出,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在铁路、公路、航道统筹规划建设方面,依托深茂铁路、深中通道、中阳高速等公路等形成串联深圳、中山、江门、阳江的北部交通通道。依托广珠(澳)高铁、广珠西线高速公路、西部外环高速公路等构建通向广州、佛山等地区的快速交通通道。

在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方面,规划提出加快推进深江铁路、广湛高铁、珠肇高铁等建设,推动广珠(澳)高铁、深江高铁南延线前期工作,完善江门站枢纽功能。

在畅通城际干线公路网方面,优化高速公路网,加快江门银洲湖高速、广台高速、中开高速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建设黄茅海通道。强化交界地区路网衔接,重点打通珠海莲洲—江门睦洲和沙堆、珠海斗门—江门崖门和中山神湾、中山大涌和横栏—江门大鳌、中山古镇—江门江海、江门恩平和台山—阳江阳东等相邻地区快速路。

推进港口航运体系建设方面,以珠海港高栏港区为龙头,以江门港新会港区、广海湾港区和阳江港海陵湾港区为补充,协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

在提升航空枢纽服务能力方面,开展江门支线机场前期研究,争取国家支持纳入新一轮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积极发展通用航空,推进江门恩平、江门台山等通用机场扩建新建。

关键词3

新型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

规划提出,珠西都市圈将依托区域重大交通通道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优化产业布局,构建“两廊三带多集群”产业发展轴。

“两廊三带”产业发展轴将依托港珠澳大桥、黄茅海通道、西部沿海高速等通道,串联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阳江高新区等一批沿海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港口物流、海工装备、海洋科技、滨海旅游、海洋渔业等现代海洋产业,构建紧密协作的海洋经济发展走廊。依托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通道,串联小榄—古镇、鹤山、开平、台山、恩平、阳春等以传统产业发展为主的重点地区,打造传统产业升级走廊。依托广珠铁路、西部沿海高速等,重点优化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等产业布局,共同构建以海工装备、运输装备、新能源装备为主的新型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

在培育多样化特色产业集群方面,江门在高新技术类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类产业集群、现代农业类产业集群均有涉及。在集聚发展新型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方面,规划支持江门发展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运输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规划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家居产业、新材料产业、健康产业、海洋新兴产业都对江门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4

面向全国和华侨华人的金融交易市场

在优化发展高端化、专业化现代服务业部分,规划支持江门探索建立面向全国和华侨华人的金融交易市场,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结算业务。依托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建设一批商贸服务业示范园区。联动江门港、中山港等西江沿线港口,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加快江门北站(珠西物流中心)建设,打造链接中欧班列的现代综合物流中心重要节点,发挥深中通道优势,支持建设中国(江门)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促进旅游全域全要素融合发展,规划提出推进江门上下川岛等旅游资源高端升级,以古兜山等为重点,联合发展山林生态观光游。围绕开平碉楼、赤坎古镇等,提升都市圈文化旅游魅力值和知名度。

在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部分,江门在食品产业、家居建材产业、高档纸制品产业、纺织服装设计生产融合、优势农渔产业几部分均有涉及,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方面承担重要任务。

与珠江口东岸相比,西岸的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较弱。为了改变这一痛点,规划提出支持珠海携手中山、江门共建珠西科学城,推进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江门“双碳”实验室、江门市域社会智慧治理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关键词5

全面取消城市落户限制

为打破珠西都市圈的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珠西都市圈将推进户籍准入标准对接、人力资源对接统一,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具体包括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珠西都市圈内各市全面取消城市落户限制,建立公共就业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江门“联络五邑”海(境)外服务工作站建设,促进人才跨区域流动。

与此同时,珠西都市圈还将实现创新环境和技术市场、金融服务、市场准入标准等方面的一体化,搭建都市圈市场服务平台、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监管协调机制。

在共建共享优质生活圈方面,珠西都市圈将推动高品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动打造健康都市圈、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接轨衔接、健全跨行政区社会治理体系。

侨乡文化、海丝文化是珠西都市圈共筑文化发展高地的重要内容,将协同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联合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江门是知名侨都,获支持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关键词6

与广州、深圳、湛茂都市圈深度协同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理念,珠西都市圈携手港澳与周边都市圈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深化产业创新合作,推动社会民生和基础设施领域深度融合,依托中国侨都(江门)华侨华人博物馆、开平仓东遗产教育基地等建设一批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基地。推动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开发,探索粤澳合作发展新模式。

同时,珠西都市圈将强化与广州、深圳、湛茂等周边都市圈在基础设施互通、产业共建、服务共享等领域深度协同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示范,形成常态化区域共建共享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