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
Qzone
微信

毒蘑菇致死事件再敲警钟 市民需警惕

江门台 2025年04月22日

当前,随着降雨量增多,野生蘑菇也进入生长旺盛期。然而,美丽的外表下往往“暗藏杀机”。近日在深圳,就有患者因误食毒蘑菇导致丧命。

最近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今年3月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其中,深圳报告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而食物中毒的原因就是因为误食了毒蘑菇。

记者查询了解到,我国境内蘑菇种类繁多,超过3.6万种,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但毒蘑菇也多达48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种,极难分辨。尤其在广东地区,毒蘑菇种类繁多。其中以白毒伞(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黄盖鹅膏白色变种、粘盖包脚菇以及簇生沿丝伞(簇生黄韧伞)最为常见。

江门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司徒对苗介绍说:“如果食用的蘑菇有毒,一般半个小时就会出现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以及腹痛,如果严重的话还会昏迷。”

防范“蘑菇中毒”最有效措施:

不采摘 不购买 不食用野生蘑菇

专家表示,人们常常认为颜色越鲜艳的蘑菇越有毒,但此种鉴别方法并不可靠。而且,目前还没有简易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科学方法。因此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

司徒对苗说:“我们之前接诊过几例食用蘑菇中毒的患者,多数是荔枝菌中毒。但荔枝菌和市面上售卖的无毒菌很相似,所以建议大家不要私自去采摘,如果要吃的话要到正规市场购买。如果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如果能保留吃过的毒蘑菇样本,再带来医院就更好。”

(记者:李子君 编辑:丁飞 二审:艾曾 三审:汪忠民)